欢迎光临北京热线!

今天是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乡村振兴|“一地两种”助增收——河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迎秋收

金秋十月,冀南大地一派丰收景象。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阎里村的农田里,一台台农机往来穿梭,看着眼前果穗硕大的玉米和颗粒饱满的大豆,种粮大户王志刚喜上眉梢。

今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,在稳定净作大豆面积前提下,依托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,重点在玉米主产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,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,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。王志刚今年套种了400亩。

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一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,农民驾驶农业机械收获大豆。(受访者供图)

种庄稼的“老把式”都知道,大豆和玉米的“爱好”不同,如何让两种管理模式截然不同的农作物套种实现丰产,很多人摸着石头过河。

“在生长期,我们发现大豆明显长得过慢,通过检测分析,是光合作用不够。因为大豆是矮株,玉米是高秆,而且玉米是密植,玉米秆上的叶子遮住了大豆植株的光照,同时影响了透气性。”在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,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负责人陈继东说。

“通过实验,我们尝试打掉了玉米秆腰线以下的叶子,同时有选择性地在对侧成比例错位掰掉腰线以上的叶子。这样,不仅大豆的透光透气问题解决了,玉米植株本身的透气性也增强了,玉米和大豆成了双赢的‘好邻居’。”陈继东说。

为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,河北多地农业部门为农户量身定制“田管方案”,派出农技服务小分队前往田间地头,提供跟踪服务,帮助农户科学管理。

“我们对玉米定向铺设微管,定期浇水,冲施氮肥,确保玉米生长有充足水肥。”南和区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研究员温春爽说,在玉米生长关键期,气象部门在一些种植基地安装了温湿度记录仪,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的温度、湿度等信息,并根据数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概率、程度,为农户浇水、施肥、打药等田间管理提供科学管理意见。

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一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,农民将收获的玉米装车。(受访者供图)

“大豆亩产200多斤,玉米亩产1200斤左右。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基础上,增加了一季大豆的收入,这样比单一种植玉米每亩多收入600元,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王志刚说。(记者郭雅茹、赵鸿宇)
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北京热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3月18日,身着古风服饰的人们在广西南宁园博园参加花朝盛典活动。当日,广西南宁园博园第二届“礼乐园博·南宁花朝盛典”举行。汉服新秀大赛、同袍巡游、明制婚礼仪式典礼、六艺游园等活动,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[全文]
    2023-03-19 02:00
  • 3月的北京,春意渐浓。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。部分海外侨胞列席全国两会,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讨论,积极建言献策,发出侨界声音。多位列席全国两会的海外侨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们见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,感[全文]
    2023-03-13 02:00
  • 新华社台北3月9日电(记者黄扬、章利新)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,2月台湾出口额310.5亿美元,创24个月以来新低,同比下降17.1%。从主要出口货类看,2月的出口表现普遍疲软。从出口地区看,台湾地区对大陆(含香港)、美国[全文]
    2023-03-10 02:00
  • 3月4日,由闽江学院主办,福建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协办,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承办的以“绿色经济·绿色金融”为主题的“2023闽江·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”在福建福州举行。论坛主要内容包含:当前国内、国际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;福建省实现绿色经济[全文]
    2023-03-07 02:00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3 by 北京热线 bj.csrib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